體脂計怎麼選?有無醫療器材認證有什麼差別?

你有量體重的習慣嗎?尤其是正在減脂的你更會對體重計上的數字斤斤計較?但是你知道嗎?想要讓自己變得健康或是體態更完美,除了注意自己的體重之外,還需要參考體脂以及各項身體組成數據,一般的體重機或磅秤是無法看出這麼多資訊的,所以說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身體組成的詳細數據,必須要透過「體脂計」來檢測身體的各項基本指數,並持續記錄追蹤自己身體的變化,才能有效率的管控自己的體重與健康。在這篇文章裡,小編會跟大家分享體脂計原理、體脂計挑選重點,最後還會精選熱銷體脂計推薦喔!注重體態的你速速往下看吧!

目錄

  • 體脂計常見問題Q&A
  • 關於體重的迷思,教你正確看待身體健康的指數
  • 為什麼需要體脂計?
  • 體脂計原理
  • 什麼時間點站上體脂計最準確?
  • 體脂計4大挑選重點

關於體重的迷思,教你正確看待身體健康的指數

當體重漸漸上升,若是以照鏡子來評估,等到看出體型的變化時,往往已經不知不覺增加了幾公斤,那時更不容易減重。所以建議,天天量體重,掌握自己每日體重變化,是最好的評估方法。而且體重計上的數據,可較準確的幫助我們自我監控體重。國際肥胖專業期刊也證實定期量體重,是確保減重不復胖的良方。

減重就是減脂?

體重不等於脂肪,也不等於肌肉。你需要減脂,而不是減重!我們的身體成分可以分為:脂肪和非脂肪組織。脂肪又包含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非脂肪組織主要包含器官、骨骼、肌肉和水等。也就是說,體重並不等於脂肪,也不等於肌肉。

你減了一些體重,很有可能只是流失水分(水分很容易流失)、兩個體重身高差不多的人,其中一人肌肉組織少了許多,那麼體態上一定是肌肉較多的人的體態較好看。

  • 減重:只是人體總質量的降低,包括脂肪、體液、肌肉、骨骼、和任何其他身體組織。在減重過程中,肌肉是會流失的,而且不可能在減重的過程減少脂肪而不減少其他任何組織。
  • 減脂:指的是降低體脂率,或者是減少脂肪的含量。

正確量測腰圍

依據衛服部建議,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正確測量腰圍方式分為以下三步驟,再搭配下方BMI計算公式,便可了解自己的體位是否異常。

  1. 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2. 皮尺繞過腰部,調整皮尺高度在左右兩側腸骨上緣(側腰骨盆上端骨頭)、肋骨下緣的中間點,並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 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衡量肥胖的程度不是只看體重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又稱凱特萊指數(Quetelet index)來衡量肥胖程度,如何計算身體質項指數?BMI計算公式如下:

身體質量指數 (BMI)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透過以上BMI計算公式來了解自己是否屬肥胖?所以啊~不要再迷思身體的公斤數了,從今天開始要看的是你的體脂才對唷!當一個人的BMI指數介在18.5和24的範圍內的時候屬於正常BMI小於18.5時,是體重過輕;數值介在24至27時是體重過重;數值介在27~30和30~35,分別為輕度和中度肥胖;BMI超過35以上則為重度肥胖。

成人肥胖定義身體質量指數 (BMI)(kg/㎡)腰圍(cm)
體重過輕BMI<18.5 
健康體位18.5<=BMI<24
體位異常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BMI >= 35
男性:>= 90 公分(約35吋)
女性:>= 80 公分(約31吋)

為什麼需要體脂計?

精準了解體內脂肪占比

了解了BMI的測量方式和數據解讀後,很多人就以為掌握了BMI就掌握了體脂肪,其實並不是這樣哦!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泡芙女孩」,很多女生明明就是不胖、瘦瘦的,BMI在正常值範圍,但一測體脂肪,體脂過高,全身的肉軟趴趴,這種體脂肪囤積對健康的危害,常常因為目測看起來很瘦就被忽略了,這時候就會提到BMI測量的侷限性,由於BMI主要反應的是整體體重,無法區別體重中的脂肪組織與非脂肪組織(包括肌肉、器官),同樣身高體重的人可算出相同的BMI,但其實脂肪量並不同,若要更精準抓出自己的肥胖狀況,其實是要BMI和 體脂肪率(Body Fat %)一起看。

即時監控數據、省荷包

體脂率即脂肪質量占體重的比率,一般體脂率的測量方式有生物電阻抗分析法、水下稱重法、太空艙氣體置換法、X射線斷層掃描等。其中很多辦法都是要去醫院進行檢測,門檻高、費用高、即時性低、測量頻率低,若要隨時監控並不方便,目前最常見的量測方式是生物電阻法(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BIA),像是健身房或是醫院體檢時所使用的專業型體組成量測機台,以及市面上販售的家用型體脂計,都是使用生物電阻法來做量測。

體脂計原理

市售體脂計的原理是利用微量電流通過人體,再利用電阻來推測身體組成;由於水分會影響導電,測量時會因為環境及飲食因素會有誤差,因此身體含水量的變化就會影響到測量結果,像是大量運動、流汗、吃喝東西、水腫、排便排尿,這些狀況都會導致很大的誤差。

什麼時間點站上體脂計最準確?

相信大家在量體重時容易遇到這個問題「為什麼每次測量的值都不一樣?」、「如何降低測量誤差?」

人的體重是浮動的,一整天下來可能會相差 0.8~1.8公斤左右(正常範圍)。每當你吃進食物,體重就會上升;而上完廁所之後,體重也就會稍稍減輕,因此體內的水分含量都會影響體重的升降。

如果你有在固定量體重,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早上起床後、上完廁所量體重通常是最輕的。這是因為,前一天攝取的食物會慢慢消化,我們身體各器官也已休息了一整晚,當沒有進食與喝水,糞便、尿液也排空了,因此這時的體重才會是我們最真實的體重。

由於體脂計原理為生物電阻法,主要是利用身體組成的特質,因肌肉與水份容易導電、而脂肪不導電的原理,以微量電流測量身體的電阻值,進而推測體脂肪等之組成。因此只要影響導電的因素就會影響測量值的準確性,特別是以下幾種狀況:

  1. 進食後:進食後用體脂計量體重,食物處在胃部較容易被視為高電阻區域,所以容易被誤判為體脂高。
  2. 運動後:這跟所進行運動的類型有點關係。肌肉訓練型的運動讓血液集中在肌肉上,因此會被機器判定成水份與肌肉量均增加了,由於電阻低,相對體脂就較低;但是若是進行有氧這樣大量流汗的運動,結果可能就會顯示相對體脂較高。
  3. 洗澡後:洗澡會讓血液循環增加、讓更多水份分布到皮膚做體溫恆定,導致肌肉量與水分被高估,因為電阻低,相對的體脂率測出來就會低。

大家在進行測量前可以先避免以上三種情況,另外測量體脂時應選擇固定時間,量測前不要大量喝水、憋尿或劇烈運動流汗,先將尿液解乾淨。使用時應赤腳量測,孕婦及體內裝設有醫療電子儀器 (如心律調節器等)或金屬物件者,請勿使用,就可以進一步減少誤差喔!

  • 固定時間量體重
  • 量測前不要大量喝水、憋尿
  • 請赤腳量測並留意雙腳與電極的接觸介面
  • 測量的部位與姿勢
  • 排空尿液
  • 每次量測都是空腹三小時以上
  • 不要激烈運動或大量流汗後

但要注意其實就算同一時間測量,體重也未必每次都能一模一樣,所以其實能在固定的時間測量,誤差沒有太大即可做為參考數據。當然最重要的是,想要健康的你也需要搭配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才是不二法門唷!

體脂計4大挑選重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小編一樣,平常上班一直坐著,小確幸就是下午茶、零時、手搖杯,放假了只想睡覺不想運動,跟朋友揪吃大餐犒賞一週的疲勞,周而復始之下,肚子好像越來越大了,發現衣服也越來越緊、越來越小件,太恐怖了!長久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真的會不知不覺讓我們變肥宅,這應該是很多上班族和青春少男少女們的困擾。

小編彙整在挑選體脂計時可以參考的要點,不過也是要依照個人預算選購,體脂計能提供的數據功能越多,理所當然的體脂計價格就會較高。

1. 至少要有六項基本指標

較精緻的體脂計可測量更多身體數值,並依邏輯計算我們的基礎代謝、骨骼肌率、身體年齡等,這些數值有助於我們多方評估健康狀況,但也是要強調,這些數值僅供參考,因大多是以公式計算而得,計算邏輯各家廠商會有所不同,也會有計算誤差,真的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年齡等最好還是尋求專業的健康檢查。挑選體脂計時,建議至少要包含以下6項基本指標,如此一來就可以用簡單的指數來設定目標監控自己的變化。

  • 體重
  • 身體年齡
  • 體脂肪率
  • 內臟脂肪程度
  • 身體質量指數 (BMI):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 基礎代謝率:這是身體維持生命與各器官能正常運作時所需要消耗的最低熱量。

2. 是否支援藍牙傳輸及App紀錄管理

有些體脂計只能呈現當下的數據,然而能定期的追蹤數據才是我們的目的。所以想要每次測量完後,可以藉由藍牙將量測結果傳送到手機App加以紀錄,就需要挑選能支援APP的體脂計。

小編私心覺得這個體脂計功能越來越重要了,現在智慧AIOT越來越興盛,體脂計就是數一數二應該要連網的商品,為什麼呢?因為減肥不是一天兩天,是長期的健康管理,若要長期監控自己身體狀況就必須要每天觀測體重及體脂變化,大家通常都只是看過就好,但如果數據,可以每天自動連動到APP內儲存,以資料表、圖表形式表現,才能夠清楚看出身體變化、改變的趨勢,也能夠針對變化狀況和週期去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和飲食控管。

3. 是否可記憶多位使用者的資訊

體脂計最正確的方式是要定時測量,長期紀錄,以便觀察身體狀況,現在大多都以APP串聯資訊較為效率,但針對家庭來說,阿公的身體數值和小孩的身體數值紀錄在一起顯然是沒有參考價值且容易誤導的,故可記錄多人身體數值的功能因運而生,如德國品牌medisana推出的體脂計,可以同時輸入8位使用者的年齡、身高、體重等,並在後續測量中自動辨識使用者,分別記錄每個人的體脂測量數值,再用表格化呈現,可以方便地留意家中長輩與孩子的身體狀況,非常實用。


4. 體脂計是否具醫療器材認證

因體脂計原理為向人體注入電流,屬於侵入性的醫療行為,但隨著各品牌在體脂設備上推陳出新,也為了鼓勵一般民眾購買體脂計做好日常健康管理,降低品牌廠商進入市場的門檻,衛生福利部在參考國際管理規範後,已於2021年12月公告修訂「體脂計」的管理範圍,其中,若僅提供家庭使用或自我健康管理,不再以醫療器材管理;而具有醫療用途的體脂計,仍屬醫療器材,必須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取得許可證並由合法醫療器材商販賣。

那麼有醫療器材認證的體脂計和未取得醫療器材認證的體脂計有什麼差別呢?

售價差異大

體脂計是否有醫療器材認證最大的差異很現實的說,有取得醫療器材認證的商品就是貴,因取證過程繁複成本高,且期效有限需反覆取證,該成本就會轉嫁到商品上,大家購買的時候價格就會比較高,但政府就是為了推廣體脂計的日常使用,才降低取證門檻,鼓勵品牌廠商多開發新產品,讓消費者們也因此可以有更多價格實惠的體脂計可以選擇,故「貴就是好」這一點在體脂計上未必為真,最主要還是看商品的功能夠不夠全面,以及加強我們平常的使用習慣,再來做挑選。

醫療認證的器材可宣稱醫療效果,信賴度較高

如前所述,體脂計原理是利用微電流去偵辨身體脂肪量,但內部機械設計、推算的公式在各家品牌並不相同,有醫療認證的器材是其計算辦法與宣稱效果,在衛服部審核下有客觀的因果關係,可辦斷為精準度高、可信賴的機器,但沒有經認證的機器並不表示就不準確,因體脂與體重等身體數值都是浮動數字,都會有合理變異範圍,未經認證的機器仍然能夠給出身體數值的參考值,大家需要做的是長期測量、觀察與追蹤,因此未有醫療認證的體脂計提供的數據仍有很高的參考性,在監控身體組成數據時,若身體真的有什麼不適或異常數值,仍可以及時尋求專業醫師診斷。